首页 - 科研项目 - 中国科学报微生物启动传粉系统中的花香暗语
近日,中国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员王桂荣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花粉系统中的酵母通过代谢挥发性有机物异戊醇,精准引导东方黏虫定位富含花粉的发酵花蜜,进而揭开了昆虫、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复杂互作机制的新篇章。
传粉系统中“昆虫—酵母—植物”三方互作模式。供图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吸引昆虫的花香主要源自植物本身的芳香物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花蜜常被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侵染,其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影响昆虫的访花行为。研究表明,花粉的加入不仅提升了花蜜中的氨基酸等物质含量,还降低了碳氮比,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然而,花蜜中微生物释放的挥发物如何吸引昆虫觅食传粉,其作用机制及生态学意义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酵母菌在富含花粉的花蜜中才能大量产生挥发性物质,而这些物质的产生对东方黏虫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东方黏虫通过触角上的特定嗅觉受体MsepOR8识别异戊醇。当这个受体受到异戊醇刺激时,神经信号传导至特定的嗅小球AM2,进而传递到大脑的嗅觉中枢。
进一步实验表明,这一气味引导机制形成了一个精密的“互利循环”:酵母通过异戊醇吸引东方黏虫来采食富含花粉的发酵花蜜,而东方黏虫在此过程中传播了酵母菌的孢子至新的花源。此外,花粉的摄取对东方黏虫的生殖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食用含花粉花蜜的蛾类其产卵量比仅食用纯花蜜的个体高出近40%。这一现象不仅证明了酵母和东方黏虫之间的互利关系,还揭示了花蜜和花粉在昆虫觅食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从分子、神经以及行为学多层面全方位解析了酵母菌代谢挥发物调控东方黏虫觅食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探讨了这一机制在昆虫、微生物和植物互作中的生态学意义,为昆虫通过嗅觉识别并选择富含营养的花蜜、促进花蜜生态系统运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中揭示的“昆虫—酵母—植物”三方互作模式,不但对提升生态农业系统中授粉效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应用方向,同时也为绿色害虫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靶标。
该研究由中国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主导完成,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研究员王桂荣为通讯作者,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博士后马百伟与研究员常贺坦为共同第一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354-3
(单位: 中国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上一篇:CCTV-2沃野千里第二集nbsp菜蔬充盈
- 下一篇:中国农网协同创新 绿韭生金
猜你喜欢
- 2025-03-06CCTV-13新闻直播间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公共服务大礼包 让农民可感可及
- 2025-03-06科技赋能品牌建设宜昌市农科院参加秭归脐橙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会 - 工作动态 - 湖北省宜昌市农
- 2025-03-03举办研究生学术成长交流座谈会暨科研诚信专题讲座
- 2025-03-02谢瑞芝研究员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 2025-03-01召开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总会议
- 2025-02-28人民日报四个故事里的
- 2025-02-27召开2024年度生活会
- 2025-02-26中国都市农业研究所 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成功举办2025年提质增效人才专项培训班
- 2025-02-25山东金乡大蒜主产地气候波动引关注 暖冬或影响产量预期
- 2025-02-24中央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0铁对水稻根系镉吸收的影响及作用机理2019----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第三方评估作废----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辽河源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综合示范----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恢复的流域生态水文效应----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西南喀斯特区域水热梯度带土壤碳氮磷耦合关系及其变化机制----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葡萄长势旺 果园管理忙 - 项目进展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光临
- 0羊肚菌野生驯化扩大栽培试验 - 项目进展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光临
- 0紧扣科研主题谋划明年科研工作 - 项目进展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光临
- 0精挑细选每粒种 只为种出新标杆 - 项目进展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光临
- 0第二届宜昌十佳红茶评比活动在市农科院举行 - 项目进展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
- 0稻田生态系统提质增效与生态功能协调机制----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稻田与旱地土壤固碳效应差异形成机理微生物周转及残留视角----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磺胺类抗生素对人工湿地处理高氨氮养殖废水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机制----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磷素在湿地植物根表微界面的迁移转化关键过程记录----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石漠化治理评价及提质-加速-增效绿色发展模式与示范----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
- 0直播水稻安全成熟 联合收割顺利完成 - 项目进展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光临